易装修搜索
  建案例 传图片写文章 登陆  |  注册  |  帮助   
   ·米兰国际家具展│构建面向未来的世界        ·北京——板泉之野民宿与营地        ·徐敏皓:诠释空间与生活的和谐共鸣        ·奥地利Gro?weikersdorf社区中心        ·提高空间灵活性,激发市民自豪感        ·Mayora总部食堂,在花园中就餐        ·Aesop商店,简洁的宏伟        ·[最新]声学遇见美学大赛启动        ·[最新]工厂造零件现场拼房子        ·[最新]多地推进住宅"上保险"    
海天一线-薛崇海

     

目前状态: 不在线| 写信 | 用QQ联系家园主人

  • 家园号:116413
  • 姓名:薛崇海 [吉林 ]
  • 设计师类型:室内设计师
  • 查看详细资料

我的文章

<<  7 July 2025  >>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收起/展开本栏目文章分类

风水浅说

类别:建筑风水   评论(0)   浏览 (195)   2007/12/7  [原创]

标签: 学术  

风水是什么? 
    《辞海》说:“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宅)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辞源》说:“风水,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旧时迷信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

    可见国内大型辞典对风水作出的解释,对于风水所具有的趋吉避害的功效斥为巫术迷信,因此长期以来风水学在国内被视为迷信而打入冷宫。但它飘洋过海在东南亚、欧美等地获得了新生,被海外学者所瞩目。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学者都相继对风水学作了研究。早在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的尹弘基就出版了英文版的《韩国堪舆研究——风水的文化与自然之关系 ,1983年杜登在纽约出版了《风水——地理位置选择与布局艺术》。其后,《基督教箴言报》、《纽约泰晤士报》等报刊也出现了大量关于中国风水的研究文章和介绍。1994年中新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五日电所报道的一则新闻《美国华埠的风水热》也可以看出风水在国外所受到的重视程度。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认为风水理论著作具有“探索中国对科学最伟大贡献的史料之门”的重大价值,英国建筑与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在其专著《都市意象》中更断言:“中国风水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问。”《纽约时报》几乎用一版篇幅报道了古老的中国风水在美国的建筑和装修设计中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不同意将风水视为迷信,对《辞海》对风水所下的定义持不同见解。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撰文说:“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的概念将它简单成为迷信或科学。”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其亨将风水学引入建筑设计理论研究,认为“风水的内核乃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精华”。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潘谷西在《风水探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括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阴宅,涉及住宅方面的称阳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洪丕谟在他的《中国风水研究》中也讲:“其实,说得明白一点,风水是一门建筑学上有关选择土地环境及方位、择日的学问。”难怪世界著名建筑师、诺贝尔奖获得者贝聿铭称:“我不懂风水,但相信风水是有道理的。”而台湾学者近来又提出“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

   “风水”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有关风水的最早的定义。这部著作中还提出了风水的要旨:“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风水学的根本基础和核心思想依据来源于《易经》。最初,风水术是古代中国先人关于选择居住环境的一种实用而朴素的技能。后来随着中国人有关“天人合一”思想系统的建立和《易经》的不断丰富完善并全面影响到社会生活,风水学说开始构架起恢弘的理论系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

    风水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择吉避凶的术数,是中国人关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艺术和学问,是中国人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伟大方法。

    风水是关于对人的生活居住办公环境进行选择和方位、陈设布局、择日的一种学问。它以易经的阴阳哲学思想为出发点,结合五行、八卦、十二时辰、二十四山向等宇宙图谱式的编码作为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以中国人特有的关于宇宙的吉凶观念,高度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

    风水的基本取向是关注人与建筑、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与中国数千年文明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和审美观保持着根本上的一致。所谓“宅,择也;宅择吉处而营之也。”风水强调“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则门族衰微。”由此可见中国古人为了安居乐业和世代昌盛,就不能不注重风水,并千方百计寻找风水宝地。“宅吉则人荣”的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先贤云:卜筮不精,条于一事;医药不精,害于一人;地理不精,倾家灭族。可见风水在人们心中所占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风水学中对屋宅的地点选择、朝向、内部构造设计和布局都很讲究,人居于宅中,能感受到各种自然界的信息影响,而住宅可以起到调整、疏导、化解、整合各种信息的作用。屋宅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的精神情绪、身心健康,进而影响人的事业、财运和家庭情感等各方面。
风水在现代生活中主要注重于对以建筑为中介的以气场和水质为代表的包括阳光、空气、水质、地磁、声音、色彩、温湿度、电磁辐射和病原体是否滋生等环境因素进行考察与调整。同时,包括对环境的建筑、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视觉美学等方面参数的运用,由此创造出时时刻刻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纯粹自然和人工自然的良好条件。简而言之,风水就是对环境的把握和调整,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准确认识和运用。

    风水学主要包含三大最为重要的因素,一是大环境,即人所存在的具体时空里的宇宙气场状态及能量走向;二是小环境,即人所存在的环境与人的气场动向;三是人的德性,即人的心性,所谓“福地福人居”,福人乃是有德之人,这体现了高度的天人合一的学问。风水讲究积德。有诗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岂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欠,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葬时后辈都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方寸即心,也就是要多想善事。欲得阴地好,先须心地好。要求好风水,当以积德为本。若德之不修,纵使觅得好风水,后人不蒙福,反见凶祸。因为,好风水是留待有德者用的。无德者得了风水宝地,不受用,吉地会变成凶地。不修德而求好风水,譬之不耕种而求收获,怎么可能得到?由此可见,天人合一的宗旨在风水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而且高度集中了哲学、伦理学于一身。
风水学是一门集天文地理于一身研究自然与人的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在长时间的流传、演变过程中,风水学中被人为的掺杂了许多神秘甚至夸大的成分,同时因受习俗、观念和保守心理的影响而致使真正的精粹部分极少传市,导致许多谬论大行其道误导世人,客观地说这也成为风水被视为迷信的主要原因。

    综观历史,中国历代选定的都城地址,如洛阳、西安、开封、临安、北京(燕京)、南京等,还有各省府、州府、县城、各大商埠,多数地方都经过精通风水的国师共同研究精选的,这些城市多是山环水抱,所以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都要发达,有的经历千年不但不衰败,反而更加兴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地方一天比一天繁荣。这都是中国风水宝地所起的作用,也是风水学为中华儿女作出的伟大贡献。

    今天的人们只要正确地认识风水、研究风水、掌握风水,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有利于身心健康、家庭和谐、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国风水典籍《黄帝宅经》中提出风水应达到“人宅相扶,感通大地”的伟大境界,在过去已被古人无数次地创造和验证过,在今天就更应发扬光大,泽及现代社会的人们。



您还未登陆请您先 登陆 后发表
验证码: 点击换一个!    
文章评论

此专栏暂时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共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